高山上的“朱扶贫”:披着蓑衣吃南瓜
2018-11-28 17:51:27          来源:耒阳市全媒体中心 | 编辑:梁昕 |          浏览量:700

耒阳客户端讯(记者 赵娟 通讯员 王志云 ) 在精准扶贫的路上,寒来暑往,不胜不休。亮源乡积明村从省定贫困村成为全市第一批成功摘帽的贫困村,不得不提驻村第一书记朱朝生以及他的扶贫“经”。

  “蓑衣农民”进村扶贫

  记者首次见到朱朝生,是一周前阴雨连绵的天气。时任市国土资源局驻村第一书记的他,身披蓑衣从高山梯田走下来,俨然一副农民的模样。

朱朝生(左三)

  一年前,朱朝生被选派到耒阳市省定贫困村亮源乡积明村担任扶贫队第一书记。刚到积明村的第一晚,朱朝生就失眠了,这个坐落在耒阳市最高海拔山区的穷山村与周围的秀丽风景格格不入。躺在床上,这个村的资料在他脑海里不断回放:积明村由原白马江村和积明村合并而成,全村23个村民小组,743户,党员4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332人。全村以水稻和楠竹种植为主导产业,大部分村民从事传统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是全市34个省定重点贫困村之一……

  第二天,朱朝生起了一个大早,他召集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开了首个工作部署会,主题只有一个——“到群众中去”。会上,他要求村干部配合工作队,全面走访贫困户家庭进行调查研究,对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了解并做好走访笔记,为下一步的工作推进提供决策依据。

  带病写下两大本“民情日记”

  日出而行,踏月而归,田间地头、晒谷场边、堂前灶头都留下了朱朝生和驻村工作队员们忙碌走访的身影,朱朝生记下了满满两大本的民情日记。走访的第10天,朱朝生积劳成疾,患上了重感冒,连续5天38度以上的高烧不退,他坚持白天带病走访,晚上边打点滴边记民情日记。朱朝生以身作则让工作队员们迸发了工作激情,只用了22天就完成了全部走访摸排工作,掌握了全村困难群众真实情况,贫困群众也开始信赖朱朝生和工作队的干部,淳朴的村民对朱朝生的称呼从刚来时的“朱干部”变成了“朱扶贫”,认准了他是来真扶贫的。

  积明村小学每逢雨天因泥石流导致学校无法正常开展教学,朱朝生与工作队多次到现场拍照取证,上报市国土资源局追加40余万元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对积明村小学山体护坡进行了加固,为学校解决了难题,给孩子们营造了安全的学习环境。

  积明村以梯田为主,基本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山塘和灌溉沟渠大多年久失修,一半以上的梯田已无法或不宜耕作,村民投入产出相差悬殊,少数贫困群众收成不好的时候温饱都难以保障,田地抛荒成为这个村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朱朝生找准问题的关键,带领工作队员,穿梭山田沟壑间拍照取证,将相关资料汇总上报,争取高标准基本农田改造专项资金700多万元落户积明村,规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扶贫)项目总面积达4400亩,为群众的农业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受山体滑坡威胁,贫困户罗友兰、欧阳成生两户住房存在倒塌的危险,朱朝生联系帮扶责任人为他们及时解决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专项资金各4万元,让他们住房安全有了保障。贫困户朱克军自身瘫痪两个孩子读书,家庭十分困难,在享受扶贫政策之外,朱朝生自己送上慰问金800元的同时还想方设法为他解决社会救助资金800元。贫困户陈华想发展养猪产业,但却没有猪圈,朱朝生及时上报市领导,为其解决猪圈建设费1.5万元,并坚持在现场指导协助其建设好猪圈……

  扶贫户送南瓜致谢

  “这里山清水秀,连这里的南瓜都秀色可餐,我在这里最爱吃南瓜了。”今年如期脱贫的积明村村民石清华,为感谢朱朝生特意从家里摘了两个大南瓜送到驻村工作队,他当即委婉拒绝,并讲明了驻村工作队的纪律,不能收取村民任何东西。石清华立马眼眶冒起了泪珠,抱着南瓜说:“这都是自家地里种的,也值不了几个钱,您无论如何要收下”。朱朝生为了不伤他的自尊,便收下了两个南瓜。

  事后,为了感谢石清华,他特意从家里给他带来两瓶酒作为回赠,在村里传为佳话。

  今年52岁的朱朝生,给我们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组织信任,把我这个50多岁的人放在这么重要的岗位,我一定要干好”。

  工作队驻村前,积明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导致村公共事业一直无法有效开展。朱朝生依据积明村的现状结合相关扶贫政策,通过与村支两委深入探讨和沟通,形成一致决定:一是与本村“龙然”养殖场进行洽谈合作,由积明村委会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与其合作,扩大养殖规模,双方签订入股分红协议,投资入股10万元,村委会投入资金后不参与经营和决策,2017年已经分红5万元,之后每年年底分红不少于2万元;二是积极盘活村集体资产,联系“日森源”菇业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将村集体所有的荒地及原白马江村委会的公产房协议出租,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发展集体养殖产业,利用村集体所有鱼塘,由村委会投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四是积极与各行各业用工方取得联系介绍务工,全村贫困人口劳务输出129人。

  积明村的工作搞上去了,朱朝生却觉得自己对家庭亏欠的太多:老母亲患癌症住院期间,他正坚守在积明村拓宽硬化通组公路施工现场,只能含泪在电话里安慰母亲:“妈,我忙完这段就来医院陪您。”可这个承诺直到老母亲出院都没能兑现。今年儿子面临高考,朱朝生也只能通过微信发去祝福:“儿子,爸爸相信你已经是个男子汉了,辛勤的付出才会有丰硕的回报,希望你在学习上多努力、多用功,你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加油!

  朱朝生怀着赤诚初心,舍小家为大家,在脱贫攻坚路上砥砺前行。 


责编:梁昕

来源:耒阳市全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